1月26日下午14時整,運-20在陜西西安的閻良飛機制造及試飛基地首次升空。運-20代號"鯤鵬",是中國研發的第一款大型軍用運輸機。
運-20機體長47米,翼展45米,高15米,實用升限是13000米,最高載重量是66噸,最大起飛重量220噸,因此躋身全球十大運力最強運輸機之列。
有專家曾指出,遠程投送能力目前仍是中國空軍的短板,運-20的出現則意味著中國空軍向戰略空軍層次邁出了堅實的一步。
早在去年,運-20的相關圖片就在網絡上現身,中國國防部也在去年12月的例會上證實了中國正在研發大型運輸機。
有專家指出,運20的現身堪比載人航天工程。中國空軍少將喬良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,實際上載人航天的軍事意義并沒有運20大,大型運輸機的軍事意義和民用意義都極大,就目前來看,其現實意義甚至比載人航天更重要。
軍事專家杜文龍也表示,大型運輸機不光在軍用方面有很強大的作用,在平時的一些危機救援方面作用也非常突出。另外,大型運輸機作為一種技術集成型的裝備,它的發展研制會帶動很多下游產業的發展,比如材料技術、發動機技術,另外還有一些制造技術。
通過這種大型裝備的陸續裝備和研發以及深化改造,讓整個航空工業鏈條、航空工業水平得到巨大躍升。
大型軍用運輸機一般指最大起飛重量超過100噸的軍用運輸機。很多人也習慣將大中型軍用運輸機稱為大運。
按用途劃分,大型軍用運輸機又分為戰略和戰術兩類。戰略運輸機主要承擔遠距離投送(一般指洲際),最大起飛重量一般指超過150噸,載重超過40噸,正常裝載航程超過4000千米,代表機型有C-17、伊爾-76和安-124等。
戰術運輸機一般為中小型飛機,主要在戰區附近承擔近距離運輸任務,起飛重量60~80噸,載重量20噸左右,航程3000-4000千米,大多安裝渦槳發動機,代表機型有C-130、安-12和運-8等。